返 回养生保健

图二十七 躯干前面(一)


  说明
  本图左侧半皮肤上标示了足阳明胃经、足厥阴肝经、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少阳胆经、手太阴肺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阳明大肠经和任脉的外行径路以及与各经脉相连的穴位。此外,并选标了一些经外奇穴和新穴。
  本图右侧半皮肤和皮下筋膜去除,显示皮神经、皮血管和深筋膜。
  图注
  1.耳大神经    6.胸腹壁静脉    11.髂腹股沟神经    16.大隐静脉
  2.颈皮神经    7.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    12.阴部外动、静脉    17.股外侧皮神经
  3.锁骨上神经    8.第十肋间神经外侧皮支    13.腹壁浅动、静脉
  4.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    9.肋下神经前皮支    14.旋髂浅动、静脉    18.股前皮神经
  5.第八肋间神经外侧皮支    10.髂腹下神经前皮支    15.腹股沟浅淋巴结
  •附•躯干部常用穴
  天突(任脉,见图一,四,十一,十二,二十七,二十八)
  位置:胸骨颈静脉切迹稍上方,两侧胸锁乳突肌胸骨端之间凹陷处。
  针法:头稍后仰,先直刺2~3分,然后将针竖起,针尖向下斜刺,沿胸骨后面进入1~1.5寸。针感酸、胀,并可有窒息感,针刺切勿过深,以免刺伤胸腔结构;也不可向左、右斜刺过深,以防刺伤肺组织。
  灸法:艾炷灸3~5炷,艾条灸10分钟左右。
 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:皮下有锁骨上神经,稍深有颈静脉弓;针向深部进入,有甲状腺下静脉,再深为气管。向下在胸骨柄后方有左无名静脉、主动脉弓、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。在小儿胸骨柄后方有胸腺。
  主治:气管炎,支气管哮喘,甲状腺肿,咽喉炎,声音嘶哑,呃逆。
  膻中(任脉,见图一,四,二十七,二十八)
  位置:两乳头连线之中点,剑突直上2寸处。
  针法:沿皮下向上或向下斜刺5分~1寸。针感酸、胀、痛,向周围放散。
  灸法:艾炷灸3~5炷,艾条灸10分钟左右。
 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:皮下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廓内动、静脉的穿支。
  主治:支气管炎,哮喘,胸闷,胸痛,产妇乳汁少。
  中脘(任脉,见图一,二十七,二十八)
  位置:剑突与脐连线之中点。
  针法:直刺1.5~2.5寸,斜刺可透四周之邻近穴。
  灸法:艾炷灸3~7炷,艾条灸10分钟左右。
 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:皮下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;深部经腹白线*穿腹壁入腹膜腔,一般正对胃小弯中部,此处有迷走神经胃前丛分布。
  主治:胃痛,胃下垂,消化不良,腹胀,腹泻,恶心,呕吐。
  *腹白线  为两侧腹直肌鞘前、后叶在腹正中线互相交织所形成,上起胸骨剑突,下止于耻骨联合上缘,在线之中部有脐环。
  腹正中线腹壁的层次结构,由浅入深为:皮肤、腹浅筋膜、腹白线(组织比较致密,血管神经分布很少)、腹横筋膜、腹膜外脂肪(脐以上此层不显著)和腹膜壁层。针刺任脉诸穴时,对此层次应有所了解。

 


【本文免责声明】
1、砭萃网站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/砭术相关出版物,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,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
2、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“极限化”或“功能性用词”,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,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。
3、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,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。


上一篇:图二十六 右上肢后面(四)

下一篇:图二十八 躯干前面(二)

推荐产品
砭石百科
砭石养生
砭石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