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 回养生保健

图三十五右下肢经穴(内侧面)

【导读】本图在皮肤上标示了足厥阴肝经、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的外行径路以及与各经相连的穴位。此外,并选标了一些经外奇穴和新穴。   左侧插图:在足底皮肤上标示了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。此外,并选标了数个经外奇穴。


  说明
  本图在皮肤上标示了足厥阴肝经、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的外行径路以及与各经相连的穴位。此外,并选标了一些经外奇穴和新穴。
  左侧插图:在足底皮肤上标示了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。此外,并选标了数个经外奇穴。
  •附•下肢部常用穴
  涌泉(肾经,见图三,三十五,四十三,四十四)
  位置:足底前、中三分之一交界处,第二、三跖骨间凹陷中。
  针法:直刺5分~1寸。针感痛、胀。
  灸法:艾条灸15分钟左右。
 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:皮下有趾底总神经的皮支,跖腱膜深面有趾短屈肌、趾长屈肌腱、蚓状肌和收肌以及足底内侧神经的肌支;再深于收肌深面则有足底弓和与弓伴行的足底外侧神经深支。
  主治:休克,癫痫,头晕,目眩,中暑,头顶痛,咽喉痛,高血压,小儿惊厥。
  太溪(肾经,见图三,三十五)
  位置:内侧踝与跟腱间凹陷中。
  针法:直刺5分~1寸,或向外侧踝尖方向斜刺透昆仑。针感酸、麻、胀,向足底、足趾放散。
  灸法:艾条灸5分钟左右。
 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:皮下有隐神经末支,深部有胫后动、静脉和胫神经。
  主治:神经衰弱,失眠,慢性咽喉炎,遗精,阳痿,月经不调,尿频,腰脊痛。
  阴陵泉(脾经,见图一,三,三十五)
  位置: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。
  针法:卧位或正坐屈膝取穴。直刺1~2寸,深刺可透阳陵泉。针感酸、麻、胀,向下放散至足,有时可向上达下腹部。
  灸法:艾条灸15分钟左右。
  局部层次解剖结构:皮下有隐神经髌下支和大隐静脉。如透阳陵泉,向深部穿腓肠肌有胫神经和胫后动、静脉。
  主治:下腹痛,痢疾,腹胀,消化不良,水肿,阳痿,遗精,月经不调,遗尿,肾盂肾炎,肾炎,膝痛。

点击查看大图


【本文免责声明】
1、砭萃网站所载的文/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/砭术相关出版物,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,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
2、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“极限化”或“功能性用词”,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,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。
3、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,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。


上一篇:砭术调理“三高”见奇效

下一篇:图三十六 右下肢前面(一)

推荐产品
砭石百科
砭石养生
砭石专题